2008年9月30日,北京五中地理老师任铁生到铁坨山登山,天色将黑,迷路,遂在东南麓山腰一平坦处露宿,留下一张奇怪的字条,此后人间蒸发,至今不知去向。
至今17年过去,仍有不少人不时到山里寻其踪迹。 其夜宿点,后被称为A点。去年,我们去山里找老铁,来到A点并继续往南。途径一个奇怪的地名,叫明朝鞍。
明朝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字?追本溯源。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这个地方大有来头,竟然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把这个地方和紫禁城相连,绝对的东西走向,毫不含糊,两点相距38.5公里。
这让我想起北京中轴线,该线以紫禁城为中心,呈南北走向,代表了中国理想的都城秩序,去年入选为世界遗产。但是,很少有人去想,除了长安街,以紫禁城为中心的东西线有什么特殊之处。
看来,这条线很有意思。
紫禁城往西29公里,便是定都阁,传说这是姚广孝为朱棣指定北京城选址的地方。不论传说是否属实,但定都阁的选址确实考究,紫禁城正位于它的正东方位。
定都阁往西,便是潭柘寺,北京最古老的寺庙,始建于西晋,姚广孝协助朱棣夺取皇位后,就隐居于此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真是冥冥之中的巧合,潭柘寺、定都阁、紫禁城呈一线。
如果继续往西,便是铁坨山。当年,朱棣派出队伍,到北京周边寻找风水宝地作为他的陵寝,其中西山是首选,它们来到铁坨山山麓,选中了明朝鞍,并修通了道路。
从明朝鞍这里,可以眺望到皇宫紫禁城。反之,如果从紫禁城往正西看,正对着的最高峰应该就是这铁坨山。
但是,要望到紫禁城,视线还要越过一座名叫“绝石梁”的山。绝石梁因山峰陡峭、绝崖峭壁而得名,传明朝鞍之所以被放弃的原因,正是因为此山谐音为“绝食粮”,不吉。最终,皇陵改到到了昌平的天寿山,即如今的十三陵。
传说在明朝鞍这处陵址,建有一座庵堂,叫明朝庵,附近遗有青石凿成的石构件以及一眼古井。
于是,明朝鞍-潭柘寺-定都阁-紫禁城,还有北京最高建筑中国樽,连成了另一道隐秘的风景线。 任老师在此处露宿并失踪,真是有些过于巧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