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旅行和地学
密云桃源仙谷旅行之二:桃源何在
密云桃源仙谷旅行之二:桃源何在

密云桃源仙谷旅行之二:桃源何在

clip_image002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他的皇帝司马德文禅位,自己即位皇帝,建立了宋朝。至此,东晋灭亡,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早已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听到这条消息后,更名陶潜。一年后,刘裕派人杀死司马德文,陶渊明悲愤而作《述酒》。再一年,他写下了不朽的名作《桃花源记》。那一年,陶渊明七十一岁[1]

桃花源记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里?

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的纪录片“大秦岭”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丹江是汉江的众多支流中最具诗情画意的一脉。自从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他那著名的《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美丽安宁的东方乌托邦之后,世外桃源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和官场失意者的精神寄托。据考证,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是丹江的发源地秦岭商山。”

关于桃花源在哪里的争论,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定论。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在《桃花源记旁证》中得出 “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但也遭到质疑和反对。如今,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扑朔迷离,几乎全国各地都相继“考证”出了本土的桃花源。他们试图通过历史、文化、地理、家谱的种种证据,认定桃花源就在他们熟悉的家门口:在天津蓟州盘山,在河南地质公园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在江西庐山,在湖北省十堰竹山县,在安徽黟县,等等,莫衷一是。

类似的这些考证大多和“大秦岭”一样,虽然言之凿凿地用“据考据”来标榜猜测的合理性,但在外人看来,不过是出于旅游宣传的一种手段。也许桃花源曾真实地存在过,也许她只是陶渊明用以寄托精神意志的一个梦。

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并不推崇写实,他们认为一旦画得过于真实,那就失去了意义。画师们更愿意写意,即通过表面的水墨折射出一种抽象的人生意境——道家所追求的“自然、和谐”。被苏东坡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王摩诘的画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境界。去年十月,我参观了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60年”艺术展。我发现,山水画的画家们似乎不太追求画面的科学性。比如,为了追求幽静,他们喜欢把房子画在陡峭且节理面发育的山崖上,实际上建在这些地基不稳的地方是危险的,现实社会中很难看到,除非房子的主人是神仙。

因此,我们要从隐士、文学家、诗人陶渊明的这篇散文中考证可能并不存在的桃花源,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桃花源所代表的山水地貌景观,在中国复杂的地质构造景观中,一定会十分常见。

《中国国家地理》总主编单之蔷先生曾写过一篇《汉语遭遇“喀斯特”汉语遭遇“喀斯特”》,他从喀斯特地貌联想到了桃花源,他说:“说起天坑,我又想起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我猜想武陵渔人进入的‘桃花源’应该就是一处天坑吧。”虽然只有轻描淡写的几行字,但足以显示桃花源在世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科学学者,他们都愿意把心中最圣洁、最幽静的地方称为桃源。


[1] 陶渊明(?~426),陶渊明的生年,有一种说法是公元352年,也有的说是365年。

附:人世间最后的净土

几年前,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已经霸占了地球表面83%的土地,剩下17%的土地,可以称之为“最后的净土” (Last of the Wild)。下面这张图上的黑点,是他们认为最“干净”的地方(Top 1% Wildest Areas)。也许,那些地方,也有我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clip_image002[6]

中国的“净土”地图,这些地方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甘肃。令人疑惑的是,污染日渐严重的太湖也是其中的一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