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旅行和地学
ChatGPT下的中国博物学
ChatGPT下的中国博物学

ChatGPT下的中国博物学

前几天马二携家人来京,自然笔记组织了一次饭聊为其接风,为了让饭局显得高大上,我提议饭聊主题为:GPT下的博物学和玩法转型。看似玩笑,其实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

博物学对于不少人而言,是工作之余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桥梁,通过接触体验大自然,重新建立人与世界的亲密关系,从而加强构建生活乃至生命的意义。博物学在这方面的巨大贡献毋庸置疑。但我始终不忘问自己一个问题,博物学是不是能够突破生活的层面,向自然界进军呢?我非常希望博物学不仅能在人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而且还能发明些新方法,发现些新结果,促进人类知识的革新。

为什么要给博物学背负这么重的负担?

也许你会认为,通过博物学得到的丰富体验是个人财富,与他人与社会并无密切关系,不值得这么要求它。从个体角度讲,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面向整个人类,从人类的角度讲,这种目标似乎还不够。我完全不排斥博物学对人生的影响,我一直觉得这是博物学的一个使命。但后来,我觉得要将博物学的目的进行拓展,因为我们中华民族迫切需要的一些新东西,在博物学这里有点希望和出路,我们不能只走我们熟悉的道路。

从古至今,中国人擅长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但不擅长研究自然,对理性的追求也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的哲学主要体现在人生哲学方面,这个体系不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海德格尔晚年对道德经的推崇,表明我们的人生哲学走在西方的前面。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是对自然科学的思考。因为我们的哲学大厦里,并没有找到根基来承接自然,我们对人的深刻认识,并没有加深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对人生和对自然的认知,本质上是分裂的。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只是一个模糊的框架,谁能说清楚?唐诗宋词,使中国人骄傲了上千年,但从自然角度而言,它们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改善,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多少促进作用?我在看《长安三万里》里,突然冒出一个反问题:唐诗宋词的不断创新,可以让当时的人们获得了很多特殊体验,然后呢?代代相传。再然后呢?传颂千年。再再然后呢?大清亡了。再再再然后呢?要做一首好诗,强烈依赖于情感和处境,作诗就是艺术,是极为个性化的事情,难以总结出清晰的理论和方法。没有清晰的理论和方法,就无法产生明确的结果,就不可重复,就无法形成方法论。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那么一次试图正本清源的寻根运动,就是强调“格物致知”的宋明理学,但王阳明最后借用了佛学的智慧,将儒学引向了陆象山的“吾心即宇宙”,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没能建立大厦,功亏一篑,令人遗憾。而西方人,以笛卡尔、康德为代表的科学家哲学家,却拿着理性这一工具,去质问宗教,拷问自然,最终建立了自然与伦理的大厦,将宗教和科学很好地对接在了一起。反观中华文明,不知何因,没能建立起宗教,也没能建立起科学。因为缺少宗教和科学,难免缺少极致的精神,缺少超越的勇气。纵观我们的文明,总是表现得大气磅礴、无边无界却不够清晰有序、纤毫入微。生活无限,不可说,科学有界,故可说。维特根斯坦说,可说的要说清楚,不可说的,就不必说。

当代社会,博物学能肩负促进人类新知的重任吗?在以前,很难。因为术业有专攻,学术化、专业化是以往发现新知的最佳途径,科学已经取代了博物学。科学机制与整个资本主义商业文明深刻绑定,不仅可以提供经费资助,保障研究者能长期深耕其中,而且能为研究者购置高端的仪器设备。博物学因为没有专业化技术化,到后期就只能自得其乐,难以深入了。所以,在从事博物学研究时,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是,研究者因为时间和知识有限,或研究手段落后,难以充分了解某个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花了很多时间在做专业人士重复了很多遍的事情。即使是在学术界,同样存在这一忧虑,科学家自鸣得意的研究,也许在一百年前就已经被研究和记录。正因为如此,很多学者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读文献,去确认哪些工作已经有人做过,哪些还没有人做,去了解别人用什么方法做的,自己是否有更好的研究方法。

虽然很难,但博物学总能做些什么吧?是的,博物学是科学的前夜,是大科学,是大众接走近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起点。博物学可以,也应该与自然科学互补,虽然他们两者互不往来已有多年。一件可以做的事就是记录现象。借用萨特的话,存在先于本质,无论是道德灵魂还是自然规律,都是人在不断的生存中创造出来的。可以先把观察到的现象变成数据记录下来,这是素材,是质料,是前提,至于现象的形式、动力或目的,可暂存不论,待专业人士去重新发现与诠释。阿坚马上要出版的三省交界手册《坐一望三》和已经出版的《北京千米以上山峰手册》,都采用说明文的方式来记录旅行,文字简洁,不加感慨,不加价值判断,可见他深知这个道理。徐霞客游记也有类似的风格。所以,即便我们不读文献,不去探究,若能做到用科学的方法,忠实地记录事实和现象,也许仍是有意义的。

随着ChatGPT时代的来临,学术界的研究范式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传统的知识获取途径,都将随之发生改变。我们人类最擅长的经验归纳、演绎推理,不再一统江湖,基于大数据的研究范式将崛起。

一朵花,以前你不知其名时,需要查资料或请教他人,如今,ChatGPT不仅能帮助你识别名称,而且能告诉你它的生活习性以及种种关系。GPT可以为你做归纳总结,做逻辑演绎,为你枚举一切世界上已经发生的现象,及其它们之间看得见看不见的相互联系。在人类浩渺的知识体系里,你要想发现新问题,不局限于读书、查文献、看视频或听报告,而是对话。Chat将成为未来的学习主流模式,苏格拉底最喜欢的对话,将越来越重要。对着ChatGPT不断质疑和提问,直到把它问倒。问倒GPT意味着你接近了人类知识体系的某个边界。拥有一颗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和永不停息的质疑提问,才是未来的主要打开方式。

除了提问和Chat,大多数人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为GPT贡献更多好数据。这些数据,都将化作GPT里的点点滴滴,仿佛一滴水,融入了大海,虽不起眼,但永远存在。数据模型和数据挖掘,就交给GPT和少数数理天才吧。

数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处于科学链条前端的博物学,作为有能力发现和生产数据的博物学,因此面临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改变的时代到来了!GPT存储了大量普适知识,而缺少地域性的知识。举个例子,如果你问GPT北京有多少溶洞,他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让你哭笑不得。博物学恰好可以补充它的这一短板。博物学未来要做的,就是好好地获取和存储地域区域性自然数据,并确保数据格式规范,以便与学术更好地对接,使之被检索、查询和使用,从而嵌入到人类的知识体系里。

我这么说好像有点夸张有点极端了。但对于一个以新知为目的的人来说,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我多年。一想起这个大问题,我总有种人生不过沧海一粟的无力感,在ChatGPT到来的时刻,我不知道人类未来将往何处去。我总觉得,我们作为人,总应该把人的理性充分发挥出来,总应该做点什么,使我们人类的智慧得到荣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