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是我在豆瓣上认识的老朋友,很多年了,印象中2013年她来到北京,我们自然笔记聚了一次。 她也是青岛的异类,她把对青岛的爱融成了文字,发表于豆瓣,与大家分享。她能够把自己的视域放在当下,偶尔回到过去,但没有放到未来,因为没有未来,所以她不会感到焦虑,热爱生活,生活得乐此不疲,心安理得,她会用语言带着你吃苹果,带你吃无花果,只要你生活在她身边,你会被她感染。我记得很早以前她对我说的一句话:爱好,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发出的电波,只有同频率的人才能收到。
听老余说此情最近出了新书《陪父母老去》,是继2022年她《半岛——食与自然》后的一本日记集。于是,第一时间要到了本书,刚好利用出差时间,一口气读完。读完有很多感触,一口气写下如下的豆瓣书评:
大江东去,逝者如斯。
此情姐细腻的文笔,还原了夕阳西下时,枯藤老树一般的细节。残酷,但时不时心生暖意。
这份暖意,就是爱。
读罢,我提前感受到了老、病、死对人生,对承受者及其亲人,在身心自由上的束缚。
于是,我不得不反观和思考,试图寻找出路:痛苦,是为何物?从何而来?如何解救?
当我们向身边一张张熟悉亲切但老去的面孔挥手道别后,我们自己也将沉入这条生命的洪流,滚滚而去。
是挣扎,是沉没,还是随它而去?我们能否摆脱这怒吼的江水,摆脱我们飘来荡去的无力感?
有没有一叶轻舟,可以带我们逍遥于生命洪流。
此情的方法是爱,亲人之爱。这是传统中国人的方法,因为我们都爱这个家,这个生长并获得快乐的地方。
问题是,爱很伟大,但爱有时间性,亲人来看我,就有爱,如果亲人不在身边呢?也许,就剩下了思念。
思念也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思念意味着希望,也可以支撑起生命的重量。
但我总想找另一些出路,除了爱和思念之外,是否有其他途径来抵抗走向死亡的寒冷?
我看到了儒释道,想起了苏格拉底。我突然觉得,如果我们有他们的智慧,能真正理解他们救苦救难的心愿,也许也可以减轻很多痛苦。
书中提到,阿姨想回家但又回不去,颇无奈。我想,如果是道家,天为被,地为床;如果是释家,根本没有家,家在心中;如果是苏格拉底,他可能会反问,你认为什么才叫家,是那有着自己的东西且生活过的房子吗?
我甚至觉得有必要去探索古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选择。罗素说我们民族没有宗教但很幸福,也许,古人有足够智慧应对死亡。但我没有研究过,也不清楚。
这本书很有教育意义,不仅对子女,对老人亦是,因为文字太真实了,感情也太真实了,真的东西,本身就充满力量。
我刚买了一本,准备送给父母,我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在精神上的交流太少了,这是懒惰,也是逃避,不应该。借机聊聊人生吧。就是不清楚老人是否愿意聊这个话题,我真的好像不太了解他们对生死的理解呢。先试试看吧。
后话,此情姐给妈妈寄去了一本签名书,她读完,说写得非常好,真实、具体、细腻,好多地方她有体会,也经历过,看了后有很多感触,也受益匪浅,至少对病痛以及生命的意义的看法有所改变,以后会和爸爸好好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
一本关于生死的书,能改变人的看法,并引导出积极向上的情绪,说明这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