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旅行和地学
密云桃源仙谷旅行之三:山谷和盆地
密云桃源仙谷旅行之三:山谷和盆地

密云桃源仙谷旅行之三:山谷和盆地

不论世人如何艺术地描绘他们心目中的桃花源,借用地貌学的视角,桃花源可以分解成两个名字:一是山谷,二是盆地。

一、山谷

山谷,是指山地之间的纵长凹地,比较常见的两种山谷类型是峡谷和嶂谷。

峡谷表示剖面呈“V”形,山坡较陡,山的高度大于宽度的山谷。我国的峡谷主要分布在三个阶梯的交界之处,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峡谷就是位于第一和第二阶梯交界处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二和第三阶梯处则有太行山大峡谷、长江三峡、云台山红石峡等。与长江三峡处于差不多纬度的科罗拉多峡谷则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峡谷。北京最雄伟的峡谷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横穿北京西山的永定河峡谷图1更多照片),另一条是跨越北京北山(军都山)的白河峡谷(图3)。永定河与潮白河是北京的两大水系,它们对山脉侵蚀后携带的泥沙成就了广袤的北京平原。

clip_image002

图1 峡谷地貌。永定河从官厅水库蜿蜒而下,横切层层叠叠被称为“地球书页”的沉积岩山脉,形成壮观的峡谷。我将这个峡谷称为“百里画廊”,因为旅行在峡谷中,宛如入画。

嶂谷表示那些山坡几近直立(倾角大于60度),山的高度远远大于宽度的峡谷。嶂谷和峡谷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北京附近一些被称为峡谷的地方,有些就是嶂谷,比如说平谷的京东第一峡、门头沟的京西大峡谷,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山坡的陡峻程度和山谷的规模。形象地说,嶂谷就像山里的一条裂缝,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有人称之为“一线天”。北京门头沟距离沿河城西面不远的地方有一条10km长的嶂谷,驴友们叫作龙门口“一线天”(图2)。不过,他们可能不知道,谷两侧巨厚的岩石早在十几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地质学称这段地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那个时候,北京是一片海洋,面貌和现今全然不同,这些岩石是大量海洋低等生物(比如藻类)死后的躯壳经过沉积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碳酸镁。沿着这条嶂谷往西北穿越3个小时,就可以抵达黄草梁东面的山脚向阳口。

clip_image002[5]

图2 嶂谷地貌。龙门口“一线天”的两侧是直立的岩壁,而谷底极窄,犹如刀劈斧削。很多电影在此取景。多么希望这就是那扇通往世外桃源的山之门,当我走出扇门的时候,豁然开朗地发现身边是良田和美池。

山谷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态,有山必有谷,它形成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构造运动形成的,比如在地震形成的断层上,岩石沿着断层线破裂,因而形成线性的山谷(图3);有的因为岩石的软硬程度不同,较软的岩石更容易被外界风化侵蚀而形成山谷;有的由于岩石内部(例如龙门口的白云岩)发育了大量含有裂隙的垂直节理,在水流的侵蚀和下切过程中形成山谷(节理的交织点通常较开阔);有的则因为冰川的刨蚀而形成。但除了河流的深切作用外,还需要地势抬升的配合,倘若地势不抬升,当河流下切到一定深度,就会变缓甚至停止下切而转向对谷坡的剥蚀。

北京密云的桃源仙谷便是一个山谷。沿着山谷往里(西)一路登攀,可以抵达海拔1414m的云蒙山主峰(图3)。经过云蒙山雨水长时间的“洗礼”(侵蚀和剥蚀),水库周围形成了一系列和桃源仙谷相似的峡谷:云蒙峡、黑龙潭、京都第一瀑、天仙瀑。温柔地雕饰峡谷面容的水,有的直接汇入曲折蜿蜒的白河,有的则直接注入密云水库。不过,京都第一瀑和天仙瀑的形成可能稍有不同,因为地质学家们认为这里存在一条近乎南北走向的断层,而京都第一瀑景区恰好在这条断层线上,断层容易形成峡谷,也容易形成瀑布群,这也是京都第一瀑之所以第一的地质原因。在这条断层的西面,有一条更大规模的断层,如今这条断层成了人们登临云蒙山的一条南北向山道。

云蒙山地形图3

图3 云蒙山—桃源仙谷地形图。这是一张从北往南看的地形图,蜿蜒的白河峡谷接纳山谷里的涓涓溪流,汇入千万北京人的饮水之源密云水库。站在高傲的云蒙山顶,可以俯视另外两个山头:黄花顶和五座楼。

那么,《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山谷又是什么类型呢?

文中提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由此可知,渔人追本溯源的溪水是从山里流出来的,而山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山谷。随后,文中又载“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陶渊明毕竟不是徐霞客,他没有详细地描写山口的形状,因此我只能猜测:山的小口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是桃花源中的村民当初为躲避乱世而挖掘的。如果是自然的,根据“初极狭,才通人”这六个字,可以想象这个小口有可能是一条破裂带,小口就是因为断裂带上岩石的破裂崩塌而形成的(图4)。当然,这个小口也有可能是垂直节理发育的嶂谷,就像龙门口“一线天”一样。

DSC_3314

图4 桃源仙谷天书洞。这个狭窄的山缝犹如《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的进入世外桃源的小口,极有可能就是断层造就的。当流水渗入断层,在这里寻到出口后,因为天冷而冻结成小型冰瀑。

二、盆地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陶渊明这样描述山里的情形。从地貌学的角度看,桃源村所在的地方应该属于盆地。盆地是指中间低而四周高的一种地形。形成盆地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属于构造盆地,比如断陷盆地、坳陷盆地等,是地球内部动力作用形成的。另一种是侵蚀盆地,比如河谷盆地、冰蚀盆地、溶蚀盆地和风蚀盆地等,是外界作用力形成的结果。峡谷的两端通常连接有开阔盆地或开阔地。

北京城北面的延庆县位于延庆—矾山盆地内(图5),平均海拔约500m,这个高度,虽然远远地高出了北京平原近50m的海拔,但那里的地势和北京平原一样平坦,而且四周环绕青山。它属于构造盆地,这是因为盆地的边缘发育有断裂带,断裂带一侧的地块上升,另一侧下降,上升部分形成高山,而下降部分接受沉积物的堆积而形成地势低洼的平原。通常,构造盆地的范围非常大。而桃花源中所记载的良田美池,面积一定不会那么大,否则根本无法作为世代隐匿的场所。因此,桃花源内最有可能的地貌,一是溶蚀盆地,二是河谷盆地(山间盆地)。

延庆盆地cut 

图5 盆地。沿着南口镇西北的八达岭高速,穿过金人喜爱的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便可进入地势平坦的延庆—矾山盆地。这个盆地的最低洼之处,便是如今的官厅水库。怀来—涿鹿盆地西北紧紧相连。

溶蚀盆地也就是溶蚀洼地,是指岩溶作用形成的小型、封闭的洼地。溶蚀通常指碳酸岩表面的溶解和侵蚀,因此溶蚀作用强烈的地方通常发育喀斯特地貌。单之蔷所提到的“天坑”就是溶蚀洼地的一种。在我国,云贵高原和广西等地区,因为喀斯特地貌特别发育,溶蚀盆地广为分布。

河谷盆地是指河谷的开阔地段或河流交汇的开阔地段,因为河流交汇之处,水量大、侵蚀能力很强,故而能够形成宽阔的水面。但是,当水位下降后,这些水面就会形成开阔的适合种植的河流阶地,即山间盆地(河流湖泊堆积形成的平地),于是就有了桃花源中的“良田美池”。

因为无法从《桃花源记》精短的字句中获得更多关于山和水的信息,我想,要做《桃花源记》的科学考证也许并无必要。就像中国的水墨山水画,桃花源是一种精神寄托,是生活在俗世中的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藏在心底保存吧。下面用一段中国水墨山水动画“桃花源记”来结束今日的文字。

3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