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旅行和地学
野外踏勘河北见闻:穷生活
野外踏勘河北见闻:穷生活

野外踏勘河北见闻:穷生活

原先以为地震科学的野外踏勘选点是一个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但这次让人难忘的踏勘经历告诉我,科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科学的最终受益者应该是广大人民而不是处在金字塔顶层的懂科学的群体。生活在最底层、最广大和最真实的劳动者和科学工作者间有一道无法用言语沟通的鸿沟。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抨击社会,而是对中国现状冰山一角的真实解读。

出了喧哗繁荣的首都往西北方向河北赤城一带驱车前行,沿途经过东花园高速公路收费站,从这个地方起,清一色的大货车在高速公路上首尾相接地摆开,排成一条望不到尾巴的长龙,整整十公里长,因为有些司机为了抵抗政府出台的超载车必须卸货罚款政策,而选择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对抗方式:你不让我好过,我就不让大家好过,这样你也好过不了的做法。这些货车司机很无奈耗费着时间,挥霍着生命,也许他们都习惯了,对于时间,他们都很慷慨。堵车是一种什么场景呢,前几天我们的车子从傍晚开始赌到晚上11点半,品尝了堵车带给我们的寒气和无奈。这个阶层能对抗得了政府吗?

河北赤城县是一贫困县,县城就两条十字形主街道,几乎没有任何高层建筑,最大的宾馆是距离县城7km左右的温泉宾馆,而县里最大的招待所房子显然已破旧不堪,只共有房间27间,50个床位。是的,谁来住呢?

图 这里便是河北贫困县赤城县的云州中学,名为中学,规模远比不上城市里的小学。正当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同时,农村依旧只能在后头望尘兴叹。光看后面的破土坡就可想而知这个地方的穷,而像农村的这些墙壁,绝对是发布广告和标语的好位置。

距离县城不远的云州乡紧挨着公路,我们进入云州中学,准备和校长商量在他们学校布设仪器的事宜。校长穿着很普通,正和几位老汉在一个房间里,他们好像在聊天,见到我们的文件后,他开门见山的表示他是刚调过来的校长,学校里很穷,一分钱也没有,希望我们这个国家机关单位能给他们一点捐助。意思再明了不过了,在学校布设仪器可以,但是得给钱。这是我们这次遇到的唯一一位开头要钱的人,可是他是一位中学校长,看得出有文化的人要是不配合,其实比没有文化的更难治理。起先他的意思是希望能给个千把块钱的,最后勉强同意百来块钱也行,期间说了一句话让我汗:”几块钱也好”。我们表示可以免费为他们的学生作科普讲座,但是他不感兴趣,曲里拐弯最后还是谈到钱上。这真是教育的悲哀,钱能解决他们的几顿饭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他们一辈子的吃饭问题,校长选择了几百块钱而抛弃了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和传播科技火种的热情。

图 从这个大透明的窗子望进去,可以看到年龄不同的学生,拿着不同年龄段的课本,在一个教师里听一个教师上课。可怜的是,这个学校就两个教师两个班级。试想,这种条件下的孩子,再聪明,怎么可能考得过城里的孩子呢?马太效应只会让这里的教育越来越穷,越穷就越没有竞争的资本。

到了赤城河西堡小学,小学教师就2人,一个是女校长,另外一位男老师还是刚调过来的,学校共2个班级,他们每人教一个班级,大小年龄的不同年级的孩子都挤在一个教室听一个老师上课,这样的教育就是所谓的义务教育吗?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除了能识字外,有什么能力能和城里的孩子来竞争高考呢?校长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她对地震仪根本不了解,她以为这是一种会让地面震动的仪器,她生怕这个仪器影响孩子。

这个村子很安静,陶渊明描写的鸡犬相闻,阡陌交通可以用在这里。村头的狗吼一吼,村尾的狗连忙接着吼以示交流。

村里的电话原先有2个,现在只有一个了,手机在这里是没有信号的,他们也买不起手机用不上手机。村里年轻人都去城里觅活了,听一个老大爷和大妈说他俩的孩子去北京烧锅炉了,他们只要能走出农村,生活就会有改善,村子边虽然有河,有树,但是这个村子还是很穷。幸运的是,村子的人倒是安逸,好多人聚在一起晒着太阳,即使气温有点低。我们找过的村里的书记,准备和他谈谈,我们实在炕上找到他的,这时候已经上午10点多了。

图 看着个个孩子的眼神,用什么形容词好呢?我实在想不出来。毛主席说: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如果农民问题没有处理好,那中国永远都不要自以为是,城里生活的人更不要以为中国真的步入了小康。如果想到这里体验生活的旅行者,建议到多背一公斤公益网上看看怎么旅行更有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后,这些农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温饱问题仅是作为生命最基本的权利,我们没有必要为之骄傲。对于绝大多数农村而言,小康暂时是遥不可及的梦。中国的发展,GDP的增长过多的集中到了几个大城市,集中到了外贸和外汇,内需却远远没有跟得上时代,可能我们的改革与国外的差距不是减少而是拉大了。

赤城往北都是山区,海拔1600多米,这些地方天寒地冻,温度将近零下20度,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又能干什么呢?赤诚县的年平均温度也就4.7度。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太大了。

毫无生气是这些村的共同特点,没有蒸蒸向上的生命活力,配上萧条的北风和光秃秃的灰色树干,一些都和几十年前在电视里见到的农村一般模样。

县里的很多牲畜都呈放养状态,骡子像像捡破烂的在垃圾堆里找寻食物,一个都不能少就是在这些地方拍摄的。

有句话,无知者无畏,我要加一句,无知者知足,他们见过的世面少,反而能安静地在村里生活下去,其乐融融,相反,在高速发达的城市里,又有多少人对自己的生活说满意。

(原文写于2005年12月7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